各单位、各部门:
《江苏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方案》已经校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江苏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任务分解表
江苏海洋大学
2022年6月6日
江苏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评建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江苏省委、省政府《江苏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精神,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教督〔2021〕1号)和《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苏教高函〔2022〕2号)要求,我校将于2023年下半年接受本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了做好评建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破除“五唯”顽瘴痼疾,确保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推动我校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培育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聚焦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要求,充分发挥院校评估的引导、激励、促进、鞭策和约束作用,推动我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评估类型
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分类原则,我校依据学校章程和“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综合考虑我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情况,经学校研究确定我校参评类型为第二类第二种,即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重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
三、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 长:王自力 宁晓明
常务副组长:严云洋
副组长:史顺良 舒小平 许兴友 李梅英 陈先宏
金芙蓉 朱国军
成 员: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发展规划处、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团委、招生与就业处、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财务处、继续教育学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各教学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
主要职责:
1.全面领导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研究部署评建工作总体安排。
2.深入分析研究评估政策和文件精神,研究决定评建工作中的重大事项,提供条件保障。
3.指导评建办公室及各工作组开展工作,落实工作举措;审定学校评建工作方案、阶段任务和自评报告等相关材料。
(二)评建办公室
主 任:分管教学工作校领导
副主任:教学质量管理处、教务处主要负责人
成 员:校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人事处、学生工作处、招生与就业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
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评建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负责评建日常工作。
2.研究提出与审核评估有关的需提交学校评建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办公会或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与重大事项。
3.制定学校审核评估评建工作方案,分解评建任务,落实目标责任,细化工作安排。
4.布置并协助指导各教学单位的评建工作,组织开展校内专项检查与专项评估,组织落实校审核评估自评工作。
5.及时汇总和发布评建工作进展情况,梳理与审核各责任单位提交的评估材料,研究和协调解决评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6.完成《江苏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自评报告》。
7.跟踪了解与研究省内外审核评估最新动向,加强与教育主管部门及有关院校的联系沟通工作。
8.制定线上评估条件保障工作方案和入校评估接待方案。
9.提供线上评估工作的技术支持(包括线上看课听课、线上访谈座谈、线上调阅材料等)和网络布局。
10.协调、督促、检查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育人环境建设、校园环境整治等工作,为审核评估工作提供条件保障。
11.完成校评建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评建办公室下设8个专项工作组,各项目组按照指标体系完成对标建设、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工作,完成分项自评报告。具体如下:
(1)办学方向项目组
组 长:发展规划处主要负责人
成 员:综合考核工作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教务处、财务处和设备与实验管理处负责人
(2)培养过程项目组
组 长:教务处主要负责人
成 员:教学质量管理处、设备与实验管理处、创新创业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各教学单位负责人
(3)教学资源项目组
组 长:教务处主要负责人
成 员: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资产管理处、创新创业学院负责人,各教学单位负责人
(4)教师队伍项目组
组 长:人事处主要负责人
成 员: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负责人,各教学单位负责人
(5)学生发展项目组
组 长:学生工作处主要负责人
成 员:团委、教务处、招生与就业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负责人,各教学单位负责人
(6)质量保障项目组
组 长:教学质量管理处主要负责人
成 员:教务处负责人、各教学单位负责人
(7)教学成效项目组
组 长:招生与就业处主要负责人
成 员: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资产管理处、各教学单位负责人
(8)条件保障组
组 长:校长办公室主要负责人
成 员:财务处、资产管理处、后勤管理处、信息化中心负责人、各教学单位负责人
(三)教学单位工作组
各教学单位成立工作组,全面负责本单位审核评估工作。
组 长:教学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
副组长:教学单位领导班子其他成员
成 员:系(中心)主任、专业负责人、党政办、教学办和学工办负责人。
主要职责:
1.按照学校审核评估评建工作总体要求,制定本单位审核评估评建工作方案,落实本单位审核评估评建工作措施。
2.做好本单位审核评估评建工作组织、动员工作,确保全员参与,全员投入。
3.按照指标体系完成基础数据采集工作,整理完善各项教学档案和管理材料,进一步健全专业质量标准、学院或专业管理制度。
4.完成专业评估和课程评估自评工作。
5.提供各分项自评报告撰写所需素材。
6.根据各专项组的要求,完成本单位所有教学档案、典型案例、支撑材料等的收集、整改等工作;完成教学档案(包括毕业论文/设计、试卷、实习实践报告等)电子化,做好纸质(电子)调档及审核等工作;做好线上评估和入校评估期间的看课听课、访谈座谈、走访等准备。
7.完成校评建办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校风建设组
组 长:分管学生工作校领导
副组长:宣传部主要负责人
成 员: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负责人、各教学单位负责人
主要职责:
1.制定宣传方案,做好评建信息宣传报道工作。
2.组织、动员全校师生参与评建工作,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和校园文化建设。
3.负责学校整体文化氛围营造工作。
4.负责审核评估工作期间影像记录、留存工作。
(五)工作督查组
组 长:校纪委书记
副组长:纪委办公室主要负责人
成 员:教学质量管理处、教务处、综合考核工作办公室负责人
主要职责:
1.负责对各单位、部门审核评估评建工作纪律、工作态度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2.向评建领导小组汇报督查情况。
3.向责任单位反馈督查结果,明确整改内容和整改时限。
四、工作安排
(一)学习动员阶段(2022年3月—6月)
1.认真学习领会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审核评估系列文件精神。
2.成立校评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评建工作;成立校评建办公室,负责评建日常工作。
3.开展全校评建工作动员,全面部署校院两级评建工作。
4.各部门、各单位组织学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教督〔2021〕1号)和《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苏教高函〔2022〕2号)等文件,深刻认识审核评估对学校发展的重大意义,认真研究其政策背景、指导思想、审核范围,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本轮审核评估的特点,将思想和行动聚焦到审核评估上来。
5.充分调研,研究出台《江苏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
(二)自查建设阶段(2022年7月—2023年1月)
1.部门单位自查(2022年7月—8月)
(1)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学校评建工作方案制定工作实施计划,落实工作目标、工作要求、责任人和工作时限。
(2)各部门、各单位对照审核评估项目内容的标准要求,梳理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对照指标点查找问题,形成整改方案,报学校评建工作办公室。
2.部门单位对标建设(2022年9月—11月)
(1)针对自查阶段发现的问题,逐项落实对标建设方案。
(2)学校开展专项检查,各部门、各单位根据检查结果开展对标建设。
(3)初步形成规范的教学档案(教学材料)和支撑材料。
(4)按照指标责任分解,采集分析全校2022年度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和2022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3.学校检查(2022年12月—2023年1月)
按照“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要求,各项目组对照评估重点内容和指标体系,全面检查、评估各一级指标建设成效,提出进一步改进意见。
(三)学校自评阶段(2023年2月—6月)
1.学校组织对各单位、各部门形成的教学档案(教学材料)、支撑材料、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及自评报告进行全面检查。
2.各项目组完成自评报告分报告,完成支撑材料搜集和整理工作。
3.评建办完成《江苏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自评报告》及支撑材料的整理工作。
4.评建领导小组模拟演练评估专家线上评审和入校评估。
(四)审核评估阶段(2023年7月—)
1.准备专家评估所需的案头材料。
2.配合评估专家组调阅审阅材料,安排线上访谈座谈和听课看课。
3.根据线上评估后反馈的问题清单,对专家组提出的存疑问题做出回应。
4.做好专家入校评估的接待工作。专家入校评估期间,配合专家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专家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协助专家开展现场工作。
(五)总结整改阶段
对照审核评估报告(含问题清单)及专家入校评估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订学校审核评估《整改方案》,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问题原因,排查薄弱环节,提出解决问题的切实举措,全面落实整改任务,确保整改取得实效,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在学校党委、行政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准确领会本轮审核评估政策背景、指导思想、审核范围及特点,抓紧抓实各个工作环节,确保圆满完成各项评建工作。
(二)提高站位。各部门、各单位应充分认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重要性,紧扣立德树人目标,要从学校发展大局出发,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开展评建工作,以审核评估为契机,促进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强化协同。建立职能部门和院系联动工作机制,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审核评估工作任务分工,明确主体职责,加强工作联动,注重协同合作,杜绝松懈拖沓、推诿扯皮、被动应付等现象。
(四)狠抓落实。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评建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切实加强对本部门、本单位审核评估评建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的时间进度和完成质量,领导靠前指挥,实施动态监督,确保扎实、优质、高效地完成好审核评估工作。
(五)把握进度。为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审核评估的各项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学校评估工作安排制定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任务推进表,严格把控好各时间节点,如期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
附件:
江苏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任务分解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指标 |
审核重点 |
责任部门 |
1.办学方向与本科地位 |
1.1党的领导 |
1.1.1 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情况 |
发展规划处 |
1.1.2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根本标准情况 |
党委宣传部 |
1.2思政教育 |
1.2.1 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建立情况 |
1.2.2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思政课程建设情况,按要求开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课程情况 【必选】思政课专任教师与折合在校生比例≥1:350 【必选】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总数与全校师生人数比例≥1:100 【必选】生均思政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专项经费≥20元 【必选】生均网络思政工作专项经费≥40元 |
人事处 财务处 教务处 |
1.2.3 “课程思政”建设与成效,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以及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的建设及选树情况 |
党委宣传部 教务处 |
1.2.4 学校对教师、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负面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置情况 |
党委教师工作部 党委学生工作部 |
1.3本科地位 |
1.3.1 “以本为本”落实情况,党委重视、校长主抓、院长落实的本科教育良好氛围形成情况 |
教务处 |
1.3.2 “四个回归”的实现情况,推进学生刻苦读书学习、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学校倾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方面的举措与成效 |
1.3.3教学经费、教学资源条件、教师精力投入等优先保障本科教学的机制建设情况 【必选】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00元(备注5) 【必选】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05类教育拨款扣除专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统计要求见备注5) 【必选】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所占比例(要求见备注6) 【必选】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要求见备注7) |
财务处 设备与实验室 管理处 |
1.3.4 学校各职能部门服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情况,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校年度考核中的比重情况 |
综合考核工作 办公室 |
2.培养过程 |
2.1培养方案 |
2.1.1 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定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体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 |
教务处 |
2.1.2 培养方案符合国家专业类标准、体现产出导向理念情况 【必选】学生毕业必须修满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数≥2学分 【必选】劳动教育必修课或必修课程中劳动教育模块学时总数≥32学时 |
B 2.1.3 |
B2 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实验实训内容的基础性和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情况 |
2.2专业建设 |
B 2.2.1 |
B2 专业设置、专业建设与国家需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契合情况 【必选】通过认证(评估)的专业占专业总数的比例 【可选】近三年新增专业数 【可选】近三年停招专业数 |
教务处 教学质量管理处 |
B 2.2.2 |
B2 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建立自主性、灵活性与规范性、稳定性相统一的专业设置管理体系情况 |
教务处 |
2.2.3 学校通过主辅修、微专业和双学士学位培养等举措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情况 |
教务处 继续教育学院 |
2.3实践教学 |
2.3.1强化实践育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情况 【必选】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人文社科类专业≥15%,理工农医类专业≥25%) 【必选】国家级、省级实践教学基地(包括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产业学院、应急管理学院、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工程实践基地、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等)数 |
教务处 设备与实验室 管理处 |
B 2.3.2 |
B2 学校与企业、行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情况 【可选】与行业企业共建的实验教学中心数 |
B 2.3.3 |
B2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自行业企业一线需要、实行校企“双导师”制情况及完成质量 【必选】以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为基础的毕业论文(设计)比例≥50% |
教务处 |
2.4课堂教学 |
2.4.1 实施“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开展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评价情况 |
教务处 教学质量管理处 |
2.4.2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融合、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与资源建设情况 |
教务处 |
2.4.3建立健全教材管理机构和工作制度情况,依照教材审核选用标准和程序选用教材情况;推进马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情况;对教材选用工作出现负面问题的处理情况 【必选】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课程数量与学校应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课程数量的比例 【可选】近五年公开出版的教材数 |
K 2.5卓越培养 |
K 2.5.1 |
K2 产教融合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其实践效果 【可选】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数 |
教务处 |
K2.5.2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优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结构,提高课程建设规划性、系统性情况 【必选】本科生生均课程门数 【可选】与行业企业共建、共同讲授的课程数 |
K2.5.3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以及围绕“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开展教研教改项目建设的举措及实施成效 |
K 2.5.4 一流专业“双万计划”建设举措及成效 |
K 2.5.5 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建设举措及成效 |
K 2.5.6 优秀教材建设举措及成效 |
2.6创新创业 教育 |
2.6.1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与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情况 |
教务处 创新创业学院 |
2.6.2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专业教育的举措与成效 |
2.6.3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性及创新创业教育成果 【必选】本科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人数及比例 【必选】省级及以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数 【可选】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获奖学生人次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 |
3.教学资源与利用 |
3.2资源建设 |
B 3.2.1 |
B2行业企业课程资源库、真实项目案例库建设及共享情况 |
B 3.2.2 |
B2面向行业企业实际、产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教材建设情况 |
K 3.2.3 |
适应“互联网+”课程教学需要的智慧教室、智能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和条件建设及使用效果 |
资产管理处 |
K 3.2.4 |
K2 产业技术发展成果、产学研合作项目转化为教学资源情况 |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
4.教师队伍 |
4.1师德师风 |
4.1.1保障把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强化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宣传、严格考核管理、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师德考核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等方面的情况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4.1.2 教师在争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自觉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方面的情况 |
4.2教学能力 |
B 4.2.1 |
B2 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产学研用能力 |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
4.2.2 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水平的措施 |
党委教师工作部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
4.3教学投入 |
4.3.1 教师投入教学、教授全员为本科生授课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情况及实施效果 【必选】主讲本科课程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 【必选】教授主讲本科课程人均学时数 |
教务处 |
4.3.2 教师特别是教授和副教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及成效 【必选】教授、副教授担任专业负责人的专业占专业总数的比例 |
教务处 |
4.4教师发展 |
4.4.1 重视教师培训与职业发展,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核心培训课程,把《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作为核心培训教材,加强思政与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举措与成效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4.4.2 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基层教学组织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举措与成效 【必选】设有基层教学组织的专业占专业总数的比例 【可选】教师发展中心培训本校教师的比例 |
教务处 人事处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
B 4.4.3 |
B2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产学研用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鼓励教师到业界实践、挂职和承担横向课题的政策措施 |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人事处 |
B 4.4.4 |
B2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和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管理与建设情况 【可选】专任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比例 |
人事处 |
K 4.4.5 教师赴国(境)外交流、访学、参加国际会议、合作研究等情况 |
人事处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
5.学生发展 |
5.1理想信念 |
5.1.1 学生理想信念和品德修养 |
学生工作处 |
5.1.2 加强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情况 |
学生工作处 |
5.2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 |
B 5.2.1 |
B2 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独立解决生产、管理和服务中实际问题能力 【可选】在学期间获得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数占在校生数的比例 【可选】本科生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公开发行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和本科生获批国家发明专利数 |
团委 教务处 |
5.2.2 开展通识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措施与成效 【必选】体质测试达标率 |
教务处 劳动教育实践中心 |
5.2.3 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开展情况及育人效果 【可选】省级以上艺术展演、体育竞赛参赛获奖学生人次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 |
团委 教务处 |
K 5.3国际视野 |
K5.3.1与国(境)外大学合作办学、合作育人以及与本科教育相关的国际交流活动和来华留学生教育开展情况 【可选】江苏省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工程立项项目数 【可选】与国(境)外大学合作办学、学分互认、学位互授项目学生数占在校本科生数的比例 【可选】在籍国际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占在校本科生数的比例 【可选】在学期间赴国(境)外或线上交流、访学、实习、参加国际会议、开展合作研究的学生数占在校本科生数的比例 |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
5.4支持服务 |
5.4.1 领导干部和教师参与学生工作的情况 |
学生工作处 |
5.4.2 学校开展学生指导服务工作(学业、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咨询等)情况,学业导师、心理辅导教师、校医等配备及师生交流活动专门场所建设情况 【必选】专职辅导员岗位与在校生比例≥1:200 【必选】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在校生比例≥1:3000且至少2名 【必选】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就业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比例≥1:500 |
学生工作处 招生与就业处 |
5.4.3 与学分制改革和弹性学习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辅修专业制度、双学士学位制度建设情况 |
教务处 |
K 5.4.4 探索学生成长增值评价,重视学生学习体验、自我发展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成效 |
招生与就业处 学生工作处 |
6.质量保障 |
6.1质量管理 |
6.1.1 学校质量标准、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障机构及队伍建设情况 |
教学质量管理处 |
6.1.2 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的情况 |
教务处 |
6.2质量改进 |
6.2.1 学校内部质量评估制度的建立及接受外部评估(含院校评估、专业认证等)情况 |
教学质量管理处 |
6.2.2 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建设与改进效果 |
6.3质量文化 |
6.3.1 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建设情况 |
6.3.2 质量信息公开制度及年度质量报告 |
7.教学成效 |
7.1达成度 |
7.1.1 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 |
各学院 |
7.1.2 毕业生质量持续跟踪评价机制建立情况及跟踪评价结果 |
招生与就业处 |
7.2适应度 |
7.2.1 学校本科生源状况 |
B 7.2.2 |
B2 毕业生面向学校所服务的区域和行业企业就业情况、就业质量及职业发展情况 【可选】升学率(含国内与国外) 【可选】应届本科生毕业当年9月1日初次就业率及结构 |
7.3保障度 |
7.3.1 教学经费以及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馆、艺术场馆等资源条件满足教学需要情况 【必选】生均本科实验经费(元) 【必选】生均本科实习经费(元) |
财务处 教务处 资产管理处 |
7.3.2 教师的数量、结构、教学水平、产学研用能力、国际视野、教学投入等满足人才培养需要情况 【必选】生师比(要求见备注8) 【必选】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50% |
人事处 |
7.4有效度 |
7.4.1 学校人才培养各环节有序运行情况 |
教务处 招生与就业处 |
7.4.2 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持续改进、持续提升情况 |
7.4.3 近五年专业领域的优秀毕业生十个典型案例及培养经验 |
7.5满意度 |
7.5.1 学生(毕业生与在校生)对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 |
招生与就业处 |
7.5.2 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
7.5.3 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